首页 自考指南 自考资讯 自考院校 自考专业 备战自考 成考指南 成考资讯 成考院校 成考专业 备战成考 报考咨询

模拟试题
模拟试题

栏目导航: 教材大纲历年真题模拟试题笔记串讲技巧心得成考学习视频

2019年成人高考史地综合简答题练习二

2020-05-05 06:10:34


下面是2019年成人高考史地综合简答题练习二,主要是历史简答题的练习,供参考。

1.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?(11分)

答案:东欧剧变原因:

①历史原因:东欧各国共产党执政后,大部分照搬苏联模式,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苏联,苏联强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。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力。

②内部原因:在经济上,大多数国家发展缓慢,改革成效不大,同西欧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。经济困难导致经济危机,诱发政治危机。在政治上,由于民主和法制被严重破坏,东欧各国的党和政府脱离了群众。

③苏联因素: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给东欧国家“松绑”,推动了东欧各党的改组、分裂和蜕变。

④西方因素:西方国家以贷款、贸易、科技和意识形态渗透等各种手段促使东欧国家向西方靠拢,向资本主义“和平演变”。

苏联解体原因:

①历史原因:苏联由于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,积累了许多问题和矛盾。

②直接原因: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。

③外部原因:西方反苏反共的敌对势力,长期以来通过各种途径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,并采取种种手段施加压力和影响,搅乱群众和干部的思想;同时,诱惑并迫使苏联领导人改变内外政策,从而改变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。

2.在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同时,我们也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。以下是封建王朝的几个代表人物。他们所作所为在历史上起着加快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。请通过史实分析他们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。(每个人物限写200字左右)(12分)

(1)隋炀帝(2)武则天

答案:(1)隋炀帝: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。他的暴政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:

①奢侈腐化,滥用民力,营建东都洛阳,修造华丽的宫殿花园,多次乘龙舟到江都巡游;

②三次发动对高丽的战争。暴政的结果,造成千千万万农民离开家乡,大量田地荒芜,农民无法生活下去,掀起隋末农民大起义,导致隋朝灭亡。虽然他为巩固统治开通了大运河,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,但从总体上看,暴政是他在历史上的主要方面。

(2)武则天: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。政绩主要表现在:

①奖励农业生产,使社会经济在她统治期间继续发展;

②重用有才能的人做官,能破格选用、升迁有才能的人。她统治期间,也有一些弊政,如重用武氏家族、广建寺院等,但从总体上看,她的功大于过,在历史上起了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。

3.为什么说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,藏族是祖国民族大家庭不可分割的成员?(12分)

答案:

①唐朝时,藏族的祖先统一青藏高原,建立吐蕃,与唐通婚友好,“和同为一家”。

②元朝设置宣政院,管理藏族地区事务,元朝中央在西藏委派官吏,征收赋税,驻扎军队,实行有效管辖,西藏正式成为元朝一个行政区域。

③清朝初年,顺治帝正式赐予五世达赖“达赖喇嘛”的封号,康熙帝赐予另一位黄教领袖五世班禅为“班禅额尔德尼”的封号,确立历世达赖和班禅需经中央册封的制度,后又设驻藏大臣,中央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。

阅读下面材料:

材料一民有嫁妻卖子欲归父母者,恣听之。敢拘执,论如律。

材料二天地之性人为贵,其杀奴婢,不得减罪。

——引自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

回答:

(1)以上两则材料反映的是光武帝采取的哪一项措施?目的如何?(6分)

(2)光武帝还采取了哪些措施?(6分)

答案:(1)措施: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。目的:为了缓和阶级矛盾,巩固统治。

(2)废除王莽时期的苛捐杂税;把田租从十税一恢复到西汉时的三十税一;提倡节俭,整顿吏治,惩处贪官污吏。

4.为什么在经济大危机打击下,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,而美国则实行了罗斯福“政”?(11分)

答案:

①德国是一战中的战败国,不满“凡尔赛—华盛顿体系”对它的压制与宰割,有强烈的复仇主义情绪;美国是一战战胜国,是既得利益者,不想破坏现存秩序;

②德国有军国主义传统,美国有民主传统;

③德国受经济危机打击更重,经济上必须依赖国民经济军事化才能复苏;美国经济实力较强,国家调节经济的计划尚属可行;

④危机导致德国阶级斗争空前尖锐,革命迫在眉睫;同时,德国纳粹党已羽毛丰满,正好充当垄断资本镇压革命发动战争的工具;美国虽存在阶级矛盾,但左右两方面的力量却不足以造成政治危机;

⑤罗斯福和希特勒两个历史人物的作用也不容忽视。

5.阅读下面材料:

吾国对日关系之痛史,宜镌骨铭心,纪其深仇大辱者,有三事焉:日甲午(注:指1894年)、日甲辰(注:指1904年日俄为争夺我国东北而在我国境内爆发的日俄战争)、日甲寅(注:指1914年)……甲寅之役,日德构衅,以吾国山东为战场……愿我国民,善自为之!

——摘自《国民之薪胆》

回答:

(1)引文中的“甲午”、“甲寅”之事分别所指何事?(6分)

(2)日、德挑衅之时,中国政府当权之人是谁?后来为了争取日本的支持,他又接受了日本的什么条件?(8分)

答案:(1)“甲午”之事指的是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;“甲寅”之事指的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,日本借口对德宣战,出兵山东,占领胶济铁路和青岛。

(2)中国当时是在袁世凯统治之下。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,急需帝国主义的支持,1915年,他又接受了日本提出的灭亡中国的“二十一条”。

6.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成功?(11分)

答案:(1)春秋战国时期,是我国奴隶社会逐步崩溃和封建社会开始形成的时期。商鞅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变法,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,这是商鞅变法成功的重要因素。

(2)商鞅本着“治世不一道,便国不法古”的指导思想,提出合乎秦国国情,顺应民意(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)的改革措施。而执行起来又非常坚决,因此变法能够成功。

(3)公元前356年,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。秦孝公信任、重用商鞅,也是商鞅变法成功的重要条件。由于以上原因,商鞅变法获得了成功。

2019年成人高考预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,点击进行咨询》》

热点推荐:

2019年成人高考模拟试题

2019年成人高考历年真题

本文标签:

考试倒计时

距离2024年10月26日自学考试还有:

0

距离2024年10月19日成人高考还有:

0
关注公众号
报考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