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自考指南 自考资讯 自考院校 自考专业 备战自考 成考指南 成考资讯 成考院校 成考专业 备战成考 报考咨询

笔记串讲
笔记串讲

栏目导航: 教材大纲历年真题模拟试题笔记串讲技巧心得自考学习视频

2018年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资料二

2020-04-22 09:44:12

第二章 人际关系的研究、理论与方法

1、莱维特的人际沟通模式:

(1)圆形传递(无核心,各成员间处于平等距离)

(2)轮式传递(以一个成员或信息为中心,向四面八方传递)

(3)链式传递(信息一个接一个地传递)

(4)Y式传递(先进行链式传递,然后发生变化)

2、戴维斯的人际交往模式:

(1)单线型(通过一连串的人,把信息传播给最终的接受者)

(2)集中型(把信息有选择地告诉自己的朋友或有关的人)

(3)偶然型(按偶然的机会来传播信息,有些人未接受到信息,与交际面有关)

(4)流言型(一个人主动将信息传播给所有与他接触交往的人)

3、人际关系结构的类型:生活型、劳动型、休息型、学习型、活动型。

4、霍桑实验——梅奥:由照明实验、福利实验、群体实验、态度调查等组成。p40-43

5、符号相互作用论——米德

(1)把个体看作是相互作用的基本分析单元,强调在人类意义上符号和语言的作用。

(2)研究个体、群体、社会是如何发出信息、传递信息以及对方对此的反应。

(3)从人的心理特点出发,受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启发,提出了一个公式:即刺激→符号的意义→反应。

(4)人与人在交往中的相互影响,可以用模式图表示。

符号相互作用重视语言符号在交往中的作用,强调对他人行为倾向的预测、估计,要求人们按照自己在交往活动中所担任的角色来行事,并注重行为效果的反馈,认为客观现实是心理反应产生的源泉和内容,所有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。但是它把整个社会关系和文化简单归结为符号,过分夸大了外部行为的影响力,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,人在交往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观性,把社会中人们复杂的交往关系简单化,有机械主义的倾向。把人的行为仅仅归结为是对符号的理解,过分夸大交际符号的作用,这是不足取的。

6、社会交换论——霍曼斯

(1)社会交换论认为人际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。

(2)认为各种交往关系都会涉及谋划者的报酬和代价。

(3)认为交往中存在着一种“分配上的公平”原则。

本文标签:

考试倒计时

距离2024年10月26日自学考试还有:

0

距离2024年10月19日成人高考还有:

0
关注公众号
报考咨询